投稿邮箱

digitcw@163.com

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动态 >
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闭幕
作者:赵法彬   添加时间:2022-09-19
这是一次全球设计界脑力的激荡,一次世界设计成果的风采展示,也是上海借力设计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又一次宣示。

(文/钱雪)刚刚过去的四天,全球设计界的目光聚焦中国、聚焦上海——浦江两岸设计的热度飙升、申城上下设计的热力四射、东海之滨设计的热浪奔涌。 9月18日下午,以“设计无界 相融共生”为主题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黄浦滨江落下帷幕。这是一次全球设计界脑力的激荡,一次世界设计成果的风采展示,也是上海借力设计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又一次宣示。


旨在打造全球设计行业风向标的世界设计之都大会,给世界、给上海留下了哪些回响?未来的设计又将如何定义潮流、定义时尚、定义趋势乃至定义规则?大会期间,1场开幕式、2场尖峰论坛(包括设计百人尖峰论坛和设计之都峰会)、2场展览(包括主展和巴黎展)、50余场高峰论坛和设计活动,打出了“世界波”、描摹了“国潮风”、秀出了“科技范”。四天来,通过近300位来自国内外设计界和产业界领袖的智慧分享,数百项令人振奋的最新设计成果,为全球设计界展现了一幅令人憧憬的未来画卷。据统计,截至9月18日下午17时,大会全网相关话题阅读量超7.2亿。


“世界设计之都大会”对上海而言,绝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大会,2010年上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“设计之都”称号,作为世界级设计中心,上海致力于利用设计的变革力量应对当代城市面临的挑战。随着上海迈入城市发展新阶段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与上海携手共进,助力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。“世界设计之都大会”是上海建设世界一流“设计之都”的重要载体,是上海对于“如何解决下阶段高质量发展”的重要选择,也是上海如何不断超越自己的一个答案。


上海中心大厦总建筑师马溯·斯特贝尔(Jay Marshall Strabala)从设计的角度阐释理想中的“绿色低碳的未来城市”。在他看来,美丽的含义是多样的,对超高层建筑而言,它意味着要更融入城市景观,给城市带来正能量。通过建筑设计实现安全美观、绿色低碳,从而为城市带来积极意义,这是未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方向。


知名建筑设计师马兆明(Zhaoming Ma)认为,未来城市、低碳城市与赛博城市的融合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前沿方向,需通过系统性设计将生态可持续性、数字智能技术与人性化空间有机结合。他提出基础理念融合、关键技术整合、空间设计策略、社会生态协同四个核心框架与实施路径,通过碳感知算法、生物数字混合系统和参与式治理重构城市基因,最终形成能自我进化的人机生态共同体。


正如木马设计创始人丁伟(Wei Ding)所言,“相融共生,设计无界”的主题,将设计进一步放大,从0到1的技术创新,从1到10的设计创新,还有从10到100的商业模式创新,构建了上海大设计观。


拥有了大设计观的视野,设计赋能的角色犹如水和空气,延伸至数字、服务、元宇宙等方方面面。而上海更进一步,提出了以设计驱动产业创新发展、以设计打造活力城市空间、以设计优化城市公共服务、以设计点亮民众美好生活、以设计共铸上海城市品牌的五维架构,将单线设计构建起立体网络。


“上海设计100+”影响力日愈扩大,今年更是吸引了来自中、美、英、法、意等全球18个国家,1416个设计团队的2128项设计创新产品、行业设计案例、重大设计事件参与申报,同比增长38.1%,覆盖30多个产业领域。300余项优秀成果入围,已实现销售422.4亿元,生命周期总销售预计达3987.8亿元。打造了一场凸显新力量、引领新潮流、创造新价值、弘扬新理念、催生新思想的设计盛宴。


美国数字设计大师欧蕾(Craig Caldwell)说,“‘上海设计100+’展示了杰出的设计成果和上海设计的价值、力量,在促进设计驱动型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是无价的,通过专注设计为上海的城市生活赋能,对其未来产生影响。”


任何一座城市,但凡有雄心建设“世界设计之都”,就意味着设计将成为这座城市个性、文化、品牌的重要组成。当人们想起这座城市的若干特征时,至少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特征是“设计”。当然,作为“世界设计之都”,它也必须构筑对全球设计的影响力,影响设计领域的世界格局、影响设计产业的未来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