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28
2025-04-25
2025-04-25
2025-04-25
2025-04-25
2025-04-25
2025-04-25
2025-04-25
2025-04-25
2025-04-25
(文/龙文非)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,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命题。资深IT内控系统专家徐昊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,给出了创新性答案。近期,他的研究成果《基于COSO框架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评价及构建路径分析》入选了《中国上市公司2022年内部控制白皮书》,他系统阐述了信息化环境下内控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,为行业提供了重要参考。本报道将深度剖析徐昊先生的行业贡献与职业成就,展现其如何通过技术赋能推动企业内控系统的高效变革。
(徐昊)
构建信息化内控评价体系的理论创新
徐昊先生的研究以国际权威的COSO框架为理论基础,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践,提出了“数字化赋能内控有效性”的核心观点。其原创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1. “3+5”评价模型的深化应用
在COSO框架原有的三类目标(经营效率、财务报告可靠性、合规性)和五项要素(控制环境、风险评估、控制活动、信息沟通、监督)基础上,徐昊创新性地设计了可量化的关键指标评价体系。例如,将“控制环境”细化为7个维度(如企业文化、管理层诚信、组织架构适应性等),并通过信息化工具实现动态监测,解决了传统内控评价主观性强、效率低下的问题。
2. 信息技术与内控要素的融合路径
研究强调,企业需构建多功能信息管理平台,将预算控制、风险管理、合规管理等模块集成化,打破“信息孤岛”。徐昊提出,通过“大数据+人工智能”技术优化风险评估流程,实现风险实时预警;同时借助数字化授权审批系统,提升控制活动的透明度和效率。
3. 内控有效性的动态监控机制
针对传统内控监督滞后性,徐昊研究提出建立“嵌入式”监控系统,通过自动化工具对业务流程进行全周期跟踪,并生成实时合规报告。这一机制在鞍山七彩化学(HIFICHEM)的实践中,使内控缺陷识别效率提升40%,整改周期缩短60%。
行业实践:从证券交易所到化工巨头的内控革新
徐昊先生的职业生涯横跨金融与实体产业,其研究成果在多家头部机构落地,成效显著:
- 深圳证券交易所Shenzhen Stock Exchange(2009-2018)
任职期间,他参与了创业板定期报告数据填报信息系统上线测试工作,首次将财务报告真实性验证与信息系统安全性评估结合,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。该系统后被纳入深交所内控合规标准,成为行业范本。
- 长江证券Changjiang Securities与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(2018-2021)
在证券行业,徐昊创新性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内控信息存证,确保交易数据不可篡改。其设计的“智能风控模型”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历史合规案例,实现了对投行业务风险的精准预测,相关成果获2020年金融科技创新奖。
- 鞍山七彩化学Anshan Hifichem(2021至今)
面对化工行业复杂的生产链条,徐昊推动企业内控系统全面数字化升级。通过搭建覆盖采购、生产、销售的ERP-内控一体化平台,实现全流程数据可视化;同时引入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合规操作,使企业内控有效性评分在一年内提升35%。
未来展望:内控数字化的三大趋势
徐昊在研究中认为,企业内控系统的未来发展将聚焦以下方向:AI驱动的自适应内控:利用生成式AI模拟风险场景,动态调整控制策略;ESG与内控的整合:将环境、社会、治理(ESG)指标纳入内控评价体系;跨行业标准互通:推动COSO框架与各行业数字化标准的兼容性建设。
从理论构建到产业落地,徐昊先生始终站在企业内控数字化转型的前沿。其研究不仅填补了信息化环境下内控有效性评价的学术空白,更通过技术赋能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正如其在文中所言:“内控的本质是赋能而非约束,而数字化正是释放这一潜能的关键钥匙。”